消防CCCF产品认证 当前您的位置:军工认证网>>消防CCCF产品认证
灭火剂类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灭火设备产品灭火剂产品

 


目录
0. 引言 1
1.适用范围 1
2 认证依据标准 1
3. 认证模式 1
4. 认证单元划分 1
5. 认证委托 1
5.1 认证委托的提出和受理 1
5.2 认证委托资料 1
5.3 认证安排 2
6. 认证实施 2
6.1 型式试验 2
6.2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与产品一致性检查(初始工厂检查) 3
6.3 认证评价与决定 3
6.4 认证时限 4
7 获证后监督 4
7.1 获证后使用领域抽样检测或检查 4
7.2 获证后生产现场领域抽样检测或检查 4
7.3 获证后的跟踪检查 5
7.4 获证后监督频次和时间 5
7.5 获证后监督的记录 6
7.6 获证后监督结果的评价 6
7.7 获证后监督结果的采信 6
8 认证证书 6
8.1 认证证书有效期 7
8.2 认证证书的基本内容与样式 7
8.3 认证证书的变更/扩展 7
8.4 认证证书的注销、暂停和撤销 7
8.5 认证证书的恢复 9
8.6 认证证书的使用 9
9 认证标志 9
10 消防产品销售流向登记制度 10
11 收费 10
11.1 认证收费 10
11.2 检测收费 10
12 认证责任 11
13 与技术争议、申诉、投诉相关的流程及时限要求 11
14. 特殊情况认证要求 11
附件 1 灭火剂产品认证单元划分及认证依据标准 12
附件 2 生产企业分类原则 13
附件 3 有关认证委托的相关规定及需提交的有关资料 15
附件 4 利用工厂检测资源开展型式试验或部分试验工作的条件及要求 18
附件 5 灭火剂产品认证检验规程 21
附件 6 生产企业质量控制要求 32
附件 7 获证后监督的基本要求 41
附件 8 认证证书样式 47
附件 9 认证证书的变更、扩展、恢复相关规定 49
附件 10 免费使用消防产品流向信息公开系统及流向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53
 
0. 引言
本规则遵循法律法规对消防产品认证工作的基本要求,基于灭火剂产品的安全风险和认证风险制定,规定了灭火剂产品实施产品认证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本规则与国家认监委发布的有关产品认证基本规范要求,灭火剂产品的相关认证标准,消防产品一致性检查、消防产品工厂检查的国家或行业标准,认证机构发布的消防产品认证工作要求与管理要求配套使用,并借鉴了国家认监委在生产企业分类管理,认证模式选择与确定,生产企业检测资源及其他认证结果的利用等方面的相关要求。
认证机构可依据本规则编制相关认证作业指导、指南性文件,并与本规则共同实施。
生产企业应确保所生产的获证产品能够持续符合认证标准及实施规则要求。
1.适用范围
本实施规则适用于灭火设备产品中的灭火剂产品,包括以下产品:泡沫灭火剂、A 类泡沫灭火剂、水系灭火剂、干粉灭火剂、超细干粉灭火剂、二氧化碳灭火剂、七氟丙烷灭火剂、六氟丙烷灭火剂。
2 认证依据标准
认证依据标准见附件 1。
上述标准原则上应执行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最新版本。当需使用标准的其他版本时,则应按认证机构发布的适用相关标准要求的通知执行。
3. 认证模式
实施灭火剂产品基本模式为:型式试验+初始工厂检查+获证后监督。
认证机构应依据本机构对生产企业分类管理的规定,对生产企业实施分类管理(见附件 2),可结合分类管理结果,在基本认证模式的基础上酌情增加获证后的监督,以保证产品认证工作的有效性。
4. 认证单元划分
认证单元划分见附件 1。
一般情况下,认证委托人依据单元划分原则提出认证委托。
5. 认证委托
5.1 认证委托的提出和受理
认证委托人需以适当的方式向认证机构提出认证委托,认证机构应对认证委托进行处理,并按照规定的时限要求(见附件 3)反馈受理或不予受理的信息。
5.2 认证委托资料
认证机构应根据法律法规、标准及认证工作的需要,明确认证委托资料清
 
单,应至少包括认证申请书或合同、认证委托人/生产者/生产企业的注册证明、型式试验报告(适用时)。
认证委托人应按照认证委托资料清单(见附件 3)的要求提供所需资料,并通过认证业务委托系统提交。
认证机构负责对认证委托资料进行文件审核,并负有管理、保存、保密义务。文件审核结论应按时限规定通知认证委托人。
5.3 认证安排
认证机构应按照本规则要求,以合同方式与认证委托人约定双方在认证实施各环节中的相关责任和安排,并确认认证实施方案。
6. 认证实施
6.1 型式试验
认证委托人自行选择认证机构的指定实验室开展型式试验。指定实验室与认证委托人签订型式试验合同,至少包括型式试验的全部样品要求和数量、检测项目,收费标准、方式,检验时限,申诉、投诉处理等。
为有效落实“放管服”措施,指定实验室应积极、合理利用工厂检测资源。当认证委托人符合国家认监委规定的有关条件时,应优先采用工厂检测资源开展型式试验等工作。
6.1.1 型式试验样品要求
认证机构的指定实验室负责明确单元划分、单元组合抽样/送样的具体要求,并负责对型式试验送检样品的产品一致性情况进行核查,对单元产品特性文件进行确认。
型式试验样品一般由认证委托人按单元划分、单元组合抽样/送样要求送样。特殊情况下,经认证机构同意,可采取指定实验室现场抽样方式。
认证委托人应保证其所提供的样品与实际生产产品的一致性。指定实验室应对认证委托人提供样品的真实性进行审查。指定实验室对样品真实性有疑义的且认证委托人不能合理解释的,指定实验室应终止型式试验。
6.1.2 型式试验实施
型式试验可由指定实验室完成,也可合理利用工厂检测资源开展。指定实验室应对型式试验全过程做出完整记录并归档留存,以保证型式试验过程和结果的可追溯性。
利用工厂检测资源开展型式试验或部分试验工作的条件及要求见附件 4。
6.1.3 型式试验项目与型式试验报告
型式试验项目为依据认证标准的规定、体现灭火剂产品安全性能与使用性能的适用项目。
 
认证机构规定型式试验报告格式。型式试验结束后,指定实验室应严格按照时限规定,向认证机构、认证委托人提交型式试验报告。
型式试验报告应完整描述单元产品的一致性情况及认证相关信息。
型式试验项目、型式试验工作时限、型式试验报告的有关规定见附件 5。当认证委托人或相关方对型式试验过程或结论有疑义时,应在 15 个工作日
内向指定实验室提出申诉或投诉意见,指定实验室不得以各种理由拒绝接受申诉或投诉,并应按型式试验合同约定、指定实验室受理申投诉具体管理办法等规定进行处理,且在规定时限内通知申诉或投诉方。
6.2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与产品一致性检查(初始工厂检查)
型式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检查。
6.2.1 基本原则
生产者/生产企业应建立并实施有效保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控制的体系,保持灭火剂产品的生产条件,保证产品质量、认证标志、标识持续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认证产品持续满足认证要求。
生产者/生产企业应建立产品销售流向登记制度,按相关标准要求如实记录、登记产品名称、批次、规格、数量、销售去向等内容,并按相关规定将有关销售流向信息上传至“消防产品销售流向公开信息平台”,自觉接受全社会监督。
认证机构应对生产者/生产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控制情况进行符合性检查。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控制的基本要求见附件 6。
6.2.2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检查
认证机构应委派具有国家注册资格的产品认证检查员组成检查组,按照《消防产品工厂检查通用要求》(GA 1035)及认证机构的相关要求,对生产者/生产企业进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检查。
检查应覆盖所有认证单元涉及的生产企业。必要时可延伸检查。
6.2.3 产品一致性检查
认证机构随机抽取经生产者/生产企业确认合格的产品,按照《消防产品一致性检查要求》(GA 1061)及认证机构的相关要求进行产品一致性检查。
6.3 认证评价与决定
认证机构对型式试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检查的结论和有关资料/信息进行综合评价,做出认证决定。对符合认证要求的,颁发认证证书;对违反认证要求的,不予批准认证委托,并终止认证。
 
6.4 认证时限
认证机构对认证各环节的时限做出明确规定,指定实验室对型式试验或部分试验项目的时限做出明确规定,并确保相关工作按时限要求完成。认证委托人须对上述工作予以积极配合。
一般情况下,自型式试验或部分试验项目完成且结论合格的情况下,签订认证委托合同后的 90 天内,认证机构向认证委托人出具认证结论。
当认证依据标准对检测项目及所需时间有特殊要求时,由认证委托人选定的指定实验室与其通过合同方式合理确定检验时限。
当涉及国(境)外工厂检查工作时,由认证委托人与认证机构通过合同方式合理确定工作时限。
7 获证后监督
获证后的监督是指认证机构对获证产品、生产者/生产企业实施的监督。获证后监督的方式为获证后生产现场抽取样品检查(或检测)、获证后使用领域抽取样品检查(或检测)、“消防产品获证跟踪管理云平台”检查、获证后的跟踪检查等任一种方式或多种方式结合。
认证机构应结合获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和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获证后的监督频次,以保证认证有效性。
7.1 获证后使用领域抽样检测或检查
7.1.1 原则
获证后使用领域抽样检测或检查原则上应按认证机构确定的比例覆盖获证产品。
认证委托人、生产者、生产企业应予以配合并确认从使用领域抽取的样品。
7.1.2 内容
获证后使用领域抽样检测:按照认证依据标准及认证机构的相关监督要求,在使用领域抽样后,由指定实验室或认证机构委托的检验机构实施检测。
获证后使用领域抽样检查:按照《消防产品一致性检查要求》(GA 1061)及认证机构的相关监督要求,由认证机构在使用领域对灭火剂产品实施检查。
认证机构应明确获证后使用领域抽样检测或者检查的内容、要求及特殊情况下的处理办法,有关要求见附件 7  。
7.2 获证后生产现场领域抽样检测或检查
7.2.1 原则
获证后生产现场抽取样品检测或检查的范围应为监督周期内生产、销售的获证单元产品。
认证委托人、生产者、生产企业应予以配合并确认从生产现场抽取的样品。
 
7.2.2 内容
获证后生产现场抽取样品检测:按照认证依据标准的要求,在生产现场抽取样品后,由指定实验室实施检测。如生产企业符合本规则 6.1 条及附件 4 的有关规定,认证机构应利用生产企业检测资源实施检测,并承认相关结果;如生产企业不具备上述条件,应将样品送指定实验室或认证机构委托的检验机构实施检测。
获证后生产现场抽取样品检查:按照《消防产品一致性检查要求》(GA 1061)及认证机构的相关监督要求,由认证机构在生产现场对灭火剂产品实施检查。
认证机构应明确获证后生产现场抽取样品检测或者检查的内容、要求及特殊情况下的处理办法,有关要求见附件 7  。
获证后生产现场抽取样品检测或检查,可由工厂检查人员通过“消防产品获证跟踪管理云平台”实施,有关要求与上述内容基本一致。认证机构应对工作内容、步骤、技术方法及记录要求等作出规定。
7.3 获证后的跟踪检查
7.3.1 原则
认证机构应在生产企业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对获证产品及其生产者/生产企业实施有效的跟踪检查,以验证生产者/生产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持续符合认证要求、确保获证产品持续符合标准要求并保持与型式试验样品的一致性。
获证后的跟踪检查应在生产者/生产企业正常生产时,优先选用不预先通知被检查方的方式进行。对于非连续生产的产品,认证委托人应向认证机构提交相关生产计划,便于获证后的跟踪检查有效开展。
采取获证后的跟踪检查方式实施获证后监督的,认证委托人、生产者、生产企业应予以配合。
7.3.2 内容
认证机构应按照《消防产品工厂检查通用要求》(GA 1035)、《消防产品一致性检查要求》(GA 1061)的规定,明确获证后的跟踪检查的内容、要求及特殊情况下的处理办法,有关要求见附件 7 。
获证后的跟踪检查,可由工厂检查人员通过“消防产品获证跟踪管理云平台”实施,有关要求与上述内容基本一致。认证机构应对工作内容、步骤、技术方法及记录要求等作出规定。
7.4 获证后监督频次和时间
认证机构应在生产企业分类管理的基础上,按生产企业通报的产品生产批次和出厂情况进行抽样检测或者检查,对不同类别的生产企业采取不同的获证后监督频次,合理确定监督时间。
 
7.4.1 基本要求
按照生产企业分类类别,获证后基本监督频次见下表。
获证后基本监督频次
类别 获证后基本监督频次
A 类 30 个月内至少完成 1 次
B 类 18 个月内至少完成 1 次
C 类 12 个月内至少完成 1 次
D 类 12 个月内至少完成 1 次
认证机构可根据生产企业的产品特性及生产周期等原因适当延长监督周期,在规定监督周期基础上延长时间不超过 6 个月。使用领域监督时应核对销售数量。
7.4.2 其他增加监督频次的情况
当生产企业出现以下情况时,可增加监督频次:
(1)获证产品出现严重质量问题(如发生国家或地方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等)或用户提出质量投诉并造成较大影响,经查实为认证委托人、生产者、生产企业责任的;
(2)认证机构对获证产品与认证要求的符合性提出质疑时;
(3)当生产企业分类类别下降时。
增加频次的监督不预先通知,监督方式包括监督检查和/或监督检验,增加频次的监督检查人日数为 2 人日/次·生产企业。
7.5 获证后监督的记录
认证机构应当对获证后监督全过程予以记录并归档留存,以保证认证过程和结果具有可追溯性。
7.6 获证后监督结果的评价
认证机构对获证后监督全过程的有关结论和相关资料/信息进行综合评价,评价通过的,可继续保持认证证书、使用认证标志;评价不通过的,认证机构应当根据相应情形做出注销/暂停/撤销认证证书的处理,并予公布。
7.7 获证后监督结果的采信
在对获证产品实施监督的周期内,凡获证企业接受国家、地方市场监督部门监督抽查或消防监督部门抽查取得合格结论(包括复议合格)的,认证机构可采信其结论并作为企业通过监督并保持其证书的依据。对抽查结论为不合格的,认证机构应采信有关结果为监督结论,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注销/暂停/撤销认证证书的处理,并予公布。
8 认证证书
 
8.1 认证证书有效期
本规则覆盖产品认证证书的有效期为 5 年。有效期内,认证证书的有效性依赖认证机构的获证后监督获得保持。
认证证书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使用的,认证委托人应当在认证证书有效期届满前 90 天内提出认证委托。证书有效期内最后一次获证后监督结果合格的,认证机构应在接到认证委托后直接换发新证书。
8.2 认证证书的基本内容与样式认证证书的基本内容为:
(1)委托人名称、地址;
(2)产品名称、型号、规格,需要时对产品功能、特征的描述;
(3)生产者名称、地址;
(4)生产企业名称、地址;
(5)认证标准、技术要求及认证实施规则;
(6)认证模式;
(7)证书编号;
(8)发证机构、发证日期和有效期;
(9)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认证证书的样式见附件 8。
8.3 认证证书的变更/扩展
获证后,当涉及认证证书、产品特性或认证机构规定的其他事项发生变更时,或认证委托人需要扩展已经获得的认证证书覆盖的产品范围时,认证委托人应向认证机构提出变更/扩展委托,变更/扩展经认证机构批准后方可实施。
认证机构应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对变更/扩展内容开展文件审查、检测和
/或检查(适用时)等工作。评价通过后方可批准变更/扩展。具体规定见附件 9。
8.4 认证证书的注销、暂停和撤销
8.4.1 认证证书注销
当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认证机构应注销认证证书:
(1)认证证书有效期届满,认证委托人未申请延期使用的;
(2)认证委托人、生产者、生产企业由于破产、倒闭、解散等原因致使证书无法正常保持的;
(3)由于停产、生产结构调整等原因致使获证产品不再生产,主动申请注销的;
(4)获证产品已列入国家明令淘汰或者禁止生产的产品目录的;
(5)认证委托人、生产者、生产企业申请注销的;
 
(6)认证使用的国家标准、技术规则或者认证实施规则变更,认证委托人、生产者、生产企业未在规定时限内满足变更要求;
(7)由于8.4.3(4)条款情况认证证书暂停,在认证证书暂停期限届满前,认证委托人未提出认证证书恢复申请的;
(8)其他应当注销认证证书的情形。
8.4.2 自认证证书注销之日起,不得在产品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继续使用认证证书及认证标志。认证证书被注销后,不能以任何理由予以恢复,认证委托人可以向认证机构重新申请认证。被注销认证证书对应产品的型式试验报告和工厂检查报告不再有效。
8.4.3 认证证书暂停
当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认证机构应当暂停认证证书:
(1)产品适用的认证依据或者认证规则发生变更,规定期限内产品未符合变更要求的;
(2)获证后跟踪中发现认证委托人违反认证规则等规定的;
(3)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获证后跟踪或者获证后跟踪发现产品不能持续符合认证要求的;
(4)认证委托人申请暂停的;
(5)其他依法应当暂停的情形。
8.4.4 认证证书暂停期间应视为无效,暂停期内不得在产品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继续使用认证证书及认证标志。
由于生产的季节性、按订单生产等原因,由认证委托人提出暂停认证证书的,认证证书暂停期限最长为24个月,且需至少提前1个月提出申请。除此情形外,暂停认证证书的,证书暂停期限最长为3个月。暂停时间自认证机构签发暂停通知书之日算起。因违反法律法规或出现质量问题等原因导致证书处于暂停状态且未恢复的,认证机构暂不受理与整改无关的认证委托。
8.4.5 认证证书撤销
当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认证机构应当撤销认证证书:
(1)获证产品存在缺陷,导致质量安全事故的;
(2)获证后跟踪中发现获证产品与认证委托人提供的样品不一致的;
(3)认证证书暂停期间,认证委托人未采取整改措施或者整改后仍不合格
的;
(4)认证委托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获得认证证书的;
(5)其他依法应当撤销的情形。
8.4.6 自认证证书撤销之日起,不得在产品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
 
动中继续使用认证证书及认证标志。
认证证书被撤销后,不能以任何理由恢复或重新委托认证。对被撤销认证证书的产品,相应产品型式试验报告和工厂检查报告不再有效。认证机构不再受理该产品的认证委托。
8.5 认证证书的恢复
因各种原因导致证书被暂停的,可提出证书恢复委托。证书恢复委托的基本要求及程序见附件 9。
8.6 认证证书的使用
认证委托人应在广告、宣传等活动中正确使用认证证书,当获得认证的产品、生产者(生产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发生变化或出现本规则 8.3 及附件 9规定的情况时,认证委托人应向认证机构申请变更,未经变更或经认证机构调查发现不符合认证要求的,不得使用认证证书。
禁止伪造、冒用、转让和非法买卖认证证书。
认证机构应当建立认证证书管理制度,对认证委托人使用认证证书的情况实施有效跟踪调查。对不能符合认证要求的,应当暂停直至撤销认证证书,并予以公布;对撤销或者注销的认证证书予以收回;无法收回的,予以公布。
9 认证标志
获得认证的消防产品应使用统一的认证标志,标志样式及规格见下图:
Ⅰ型本体标志:
Ⅱ型本体标志:
 
标志应加施在产品的明显位置。应保持标志平整、完好,防止损坏、丢失。
 
10 消防产品销售流向登记制度
10.1 消防产品生产者、生产企业应按照《消防产品监督管理规定》第 17 条规定,建立消防产品销售流向登记制度。
10.2 消防产品生产者、生产企业应指定专人负责消防产品销售流向登记工作,确保其有效实施。应使用认证机构免费提供的消防产品流向信息管理系统,如实记录产品名称、批次、规格、数量、销售去向等内容,确保消费者、使用者以及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准确、及时查询消防产品销售流向情况。
10.3 认证机构对消防产品生产者、生产企业建立、发布消防产品销售流向信息等过程实施动态管理。
10.4 消防产品生产者、生产企业提供的消防产品销售流向信息应真实有效,并应符合如下要求:
(1)登记的生产者、生产企业信息应与证书信息一致;
(2)登记的产品规格型号应与证书信息一致;
(3)消防产品生产者、生产企业应在产品出厂检验合格后的 2 个工作日内,建立消防产品销售流向信息并上传至 “消防产品流向信息公开系统”。
10.5 认证机构在初始委托认证以及认证范围的扩大、变更等时,应核查生产者、生产企业消防产品销售流向登记制度的建立、可操作性及执行情况,结论为不合格时,不予受理并开展跟踪调查。
10.6 认证机构在对生产者、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或日常跟踪管理工作时,应核查消防产品销售流向登记制度执行情况,结论为不合格时,应按有关规定对生产者、生产企业的证书作出处理。
10.7 免费使用“消防产品流向信息公开系统”的有关要求见附件 10。
11 收费
11.1 认证收费
由认证机构按与认证委托人在认证委托合同书中约定的收费标准、收费时限及管理要求执行。有关内容应向社会公示。
11.2 检测收费
由认证机构按与认证委托人、指定实验室(或委托检测机构)在检测委托合同书中约定的收费标准、收费时限及管理要求执行。有关内容应向社会公示。
当认证机构同意指定实验室(或委托检测机构)自行收费时,指定实验室
(或委托检测机构)应与认证委托人签订经认证机构审核批准的检测委托合同书,并按检测委托合同书中约定的收费标准、收费时限及管理要求执行。有关内容应向社会公示。
指定实验室(或委托检测机构)应自觉接受认证机构对其收费标准、收费
 
时限等执行情况开展的监督抽查。
12 认证责任
认证机构应对认证结论负责。
实验室应对检测结果和检验报告负责。
认证机构及其委派的工厂检查员应对工厂检查结论负责。
认证委托人应对其提交的资料及样品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13 与技术争议、申诉、投诉相关的流程及时限要求
13.1 认证委托人如对认证机构或指定实验室的认证活动和/或做出的决定不满意,可以技术争议或申诉的方式提出。
13.2 对获证产品与认证相关的符合性有异议时,可向认证机构投诉。
13.3 认证机构制定技术争议、申诉、投诉管理程序并向社会公布。
13.4 涉及认证机构内部工作的技术争议、申诉及投诉,经调查核实确应处理的,应在 60 天内完成;涉及分包业务的,首先由分包机构处理并报认证机构备案,分包机构处理后仍存在异议的,认证机构上报主管部门进行处理。
13.5 认证机构应按有关规定保存技术争议、申诉、投诉的处理记录。
14. 特殊情况认证要求
14.1 一次性生产,数量极少且不再生产的,仅进行型式试验,免于工厂现场检查及获证后监督。认证证书中应注明产品的使用范围和证书的使用期限。
14.2 境外生产企业,因不可抗力因素无法按期进行获证后生产现场监督的,可采取其他获证后监督方式。
 

附件 1 灭火剂产品认证单元划分及认证依据标准
1.灭火剂产品认证产品及单元划分原则
序号 
产品名称 
单元划分原则 
认证依据标准



泡沫灭火剂 泡沫灭火剂 1)生产工艺不同不能作为一个认证单元
2)主要材料不同不能作为一个认证单元 GB15308-2006
  
A 类泡沫灭火剂  
GB27897-2011


水系灭火剂 1)生产工艺不同不能作为一个认证单元
2)主要材料不同不能作为一个认证单元 

GB17835-2008



干粉灭火剂 
干粉灭火剂 1)生产工艺不同不能作为一个认证单元
2)主要材料不同不能作为一个认证单元 
GB4066-2017
  BC 超细干粉灭火剂
ABC 超细干粉灭火剂  
GA578-2005

 

气体灭火剂 二氧化碳灭火剂 1)生产工艺不同不能作为一个认证单元
2)主要材料不同不能作为一个认证单元 GB4396-2005
  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剂  
GB18614-2012
  六氟丙烷(HFC236fa)灭火剂  
GB25971-2010
注:单元划分原则说明
1.生产工艺不同:生产工序的顺序不同,各工序工艺参数不同;
2.主要原材料不同:配比不同,原材料规格不同。
 
附件 2 生产企业分类原则
认证机构收集、整理与认证产品及其生产企业有关的各类质量信息,并据此对生产企业进行分类。认证委托人、生产者应予以配合。
认证机构将生产企业分为四类,分别用 A 类、B 类、C 类、D 类表示。生产企业分类所依据的质量信息至少包含如下方面:
(1)工厂检查结论;
(2)型式试验和监督抽取样品的检测结果;
(3)国家或地方质量监督部门转来的抽查结果、专项监督结论;
(4)认证委托人、生产者、生产企业对获证后监督的配合情况;
(5)媒体,产品检测、设计、销售、维修、使用者,社会公众的质量信息反馈;
(6)认证费用与检验费用交纳情况,参与配合认证与检验工作情况;
(7)执行消防产品销售流向登记制度情况;
(8)影响认证公正性、有效性的其他情况;
(9)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组织等出具的有关产品质量、信用等级评价等结果。
(10)为认证基础研究工作做出贡献情况(由认证机构视贡献情况决定相应分类类别)。
生产企业分类原则见下表。
表生产企业分类原则

类别 分类原则

A 类 生产企业至少应在三年内未出现生产企业分类所依据的质量信息 1-8 条涉及的问题。
生产企业分类所依据的质量信息中第 9 条评价结果为最高等级(如 AAA 级)。(作为参考条件)

B 类 生产企业至少应在两年内未出现生产企业分类所依据的质量信息 1-8 条涉及的问题。
生产企业分类所依据的质量信息中第 9 条评价结果为较好等级(如 A 级或 A 级以上)。(作为参考条件)


C 类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
(1)除 A 类、B 类、D 类的其他生产企业。对于没有任何质量信息的生产企业,其分类类别默认为 C 类;
(2)主动申请全部证书暂停或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全部证书无法正常保持的生产企业;
(3)初始认证委托的生产企业其分类类别默认为 C 类。

D 类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
(1)除 C 类 (2)中之外原因导致证书被暂停或撤销的生产企业;
(2)未严格执行消防产品销售流向登记制度的生产企业;
(3)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认证机构的获证后监督的生产企业。
认证机构将依据上述质量信息,按照分类原则经评议后确定生产企业的分
 
类类别。
生产企业分类类别须按照 D-C-B-A 的次序逐级提升,按A-B-C-D 的次序按相应级别条件下降。
 

附件 3 有关认证委托的相关规定及需提交的有关资料
1  认证委托人提交认证委托前,应仔细阅读并充分了解实施规则及《消防类产品认证合同书》的相关规定,当委托认证的产品及生产者(生产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符合上述要求时,方可提出认证委托。
认证委托人通过“消防产品网上认证业务系统”(www.cccf.net.cn)向认证机构提出本实施规则涵盖产品的认证委托。提出认证委托时,需提供必要的企业信息和产品信息,包括认证委托人/生产者/生产企业的资质证明资料、相关方之间的协议等。认证机构对认证委托资料进行审核,对于符合要求的,在 10 个
工作日内发出受理及签订认证合同通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在 10 个工作日内通知认证委托人补正资料并提交。
 
2、认证委托人通过“消防产品网上认证业务系统”(www.cccf.net.cn)提交认证委托,附下列资料:

注:1 生产企业地理位置图:比例尺为1:20000的地图,并注明交通路线。 2 “●”为需提交的资料,“○”为不需要相关资料。
 
2 认证委托人通过消防产品网上认证业务系统(www.cccf.net.cn)提交变更认证委托,附下列资料:

注:“●”为需提交的资料,“○”为不需要相关资料。
 
附件 4 利用工厂检测资源开展型式试验或部分试验工作的条件及要求为落实“放管服”措施,缩短产品认证及检测周期,有效减轻企业
负担,在保证认证质量的前提下,当生产企业实验室(以下简称工厂实验室)的检测资源具备了灭火剂产品全部或者部分项目的检测能力时,可在指定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利用工厂检测资源进行样品的全部检测或部分检测。
1 工厂检测资源
工厂检测资源为委托灭火剂产品认证的生产者/生产企业 100%自有资源,应与生产企业在同一城市或临近。
2 工厂检测资源利用
2.1 适用范围
(1)型式试验
(2)获证后监督抽样检测
(3)证书扩展和变更时补充的变更确认测试
(4)当样品体积大或易损坏,运输费用高,运送困难,或仅为一个批量生产,以后不再生产时,应优先选用工厂检测资源
2.2 风险防范
当同一生产企业利用工厂资源检测达到五年或五年以上时,应送样至指定实验室进行检测,以避免系统性风险。
2.3 实施方式
根据工厂实验室的设备资源、人力资源和软资源的综合情况,结合产品特点实施。可分为TMP、WMT 两种方式。
2.3.1 TMP 方式(指定实验室直接利用工厂实验室检测设备实施检测方式)
由认证机构派出的具备资质的指定实验室的工程师利用工厂实验室的检测设备进行检测,工厂应派检测人员予以协助。由相关指定实验室审核批准出具检测报告。此方式可应用于涉及灭火剂产品所有类别的认证检验。
2.3.2 WMT 方式(指定实验室利用工厂实验室检测设备目击检测方式)由指定认证机构派出的具备资质的指定实验室的工程师目击工厂实验室检测条件及工厂实验室使用自己的设备完成所有检测或者针对工厂提交认证机构的检测计划,目击部分检测条件及检测项目。工厂实验室检测人员负责出具原始记录,并与目击指定实验室工程师一起按规定的格式起草检测报告。由相关指定实验室审核批准出具检测报告。此方式可应用于涉及灭火剂产品证书扩展和变更时的变更确认测试。
2.4 条件要求
认证机构组织指定实验室进行审核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工厂实验室可
 
利用工厂检测资源进行样品检测:
(1)工厂应为认证机构分类管理较高级别的企业,其设计、制造、风险控制与质量管理处于行业较先进水平;
(2)工厂质量手册应有利用工厂检测资源程序相关的规定,且与认证程序要求相符;
(3)工厂实验室满足GB/T 27025(ISO/IEC 17025)第 5 章技术能力要求;
(4)工厂实验室应具有相关检测项目标准要求的精度要求的仪器和设备,并良好受控。(符合 GB/T 27025(ISO/IEC 17025)的技术要求部分对检测设备的所有要求)。
(5)工厂实验室施检人员应熟悉产品结构、检测标准,具备有一定的检测经验;
(6)工厂实验室的检测记录格式能满足来现场进行工作的指定实验室对检测信息的要求。
2.5 资格获得和维持
2.5.1 工厂应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并按以上条件进行自查,将自查结果及相关资料随申请提交认证机构审查。认证机构应组织指定实验室技术专家进行现场核查,并保存相应的审核评定记录。对评定合格的,方可利用工厂实验室资源进行检测。
2.5.2 认证机构应对获得批准的工厂实验室进行定期(如每年一次,可根据利用频度确定)的监督(可结合工厂年度监督进行),组织工厂实验室参加比对试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有效性,维持资格。
2.5.3 认证机构应保存获批准的工厂实验室的记录,每年度将获批准的工厂实验室清单及利用情况报国家认监委备案。
2.6 职责
2.6.1 认证机构管理和组织产品认证利用工厂检测资源活动,包括制定实施办法或程序、确定具体条件要求、选择评审专家、组织评审工厂实验室;确保所有执行人员具备技术能力并熟悉相关程序要求;确保在本机构、指定实验室、工厂实验室之间有一个适当的三方协定,确保测试过程符合要求;定期向认监委备案相关工作情况。
2.6.2 指定实验室参与评审工厂实验室;必要时,对工厂实验室人员进行能力评估;作为三方协议中的一方,确保测试过程符合要求;颁发测试报告,并在报告中注明利用工厂实验室名称、地址、方式、项目等信息。
2.6.3 工厂实验室应确保符合GB/T 27025(ISO/IEC 17025)相关要求;应指定适当的人员负责工厂实验室管理并支持以上测试的运作;确保工厂实验室人员遵从指定认证机构、实验室人员的检测安排;作为三方协议中的一方,确保测试过程符合要求。
2.7 实施要求
 
认证机构应根据上述原则制定具体实施程序,明确在实施过程中各方的具体职责,并与指定实验室、工厂实验室签署相关的协议,对保密、工程师的安全责任等相关事宜做出安排。
为了减轻企业负担,工厂实验室审核与现场检测可合并进行。审核组先进行实验室能力审核,合格后进行检测。
2.7 收费
TMP 检测费原则上按照原国家发改委备案的《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检测费标准》的 50%与实验室能力的审查、现场检测的工时人日数费用相比较的上限收取(最高不得超过检测总费用 100%)。 WMT 检测费原则上按照原国家发改委备案的《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检测费标准》的 50%与实验室能力的审查、现场检测的工时人日数费用相比较的下限收取。
认证机构自身收取的费用为申请费、文件审查费、工厂检查人日费用。
 
附件 5 灭火剂产品认证检验规程
1 认证检验类别
根据认证类别及检验特性,认证检验分为型式试验、监督检验、变更确认检验(以下简称确认检验)。
变更确认检验周期根据实际检验项目确定,不能超过型式试验检验周期。
2 认证检验依据及判定规则
2.1 认证检验依据
相应的产品标准、实施规则。
2.2 认证检验结论的判定规则
试验(检验)的全部项目合格,判定结论合格。产品任一项目不合格,判定结论不合格。
3 泡沫灭火剂产品检验要求
3.1 检验依据
GB15308-2006 《泡沫灭火剂》。
3.2 样品数量
样品数量:不少于 50kg。
3.3 型式试验检验项目
3.3.1 低倍数泡沫灭火剂:GB15308-2006 表 1、表 2 和表 3 中 pH 值除外的全部检验项目。
3.3.2 中倍数泡沫灭火剂:GB15308-2006 表 5 中pH 值除外的全部检验项目。
3.3.3 高倍数泡沫灭火剂:GB15308-2006 表 6 中pH 值除外的全部检验项目。
3.3.4 抗醇泡沫灭火剂:GB15308-2006 中表 1、2、3、8 和 9 中 pH 值除外的全部检验项目。
3.4 监督检验项目
按年度监督工作文件规定,下述三项检验:①发泡倍数,②析液时间,③灭火性能,可选择进行或全部进行。
3.5 变更确认检验项目
变更确认检验是针对设计变更,为确认产品质量是否满足标准要求所进行的检验。
变更确认检验项目,为依据相应标准提出的因变更影响产品性能的项目。
3.6 产品质量稳定性核实检验
该检验系为核实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稳定性进行的检验, 按照 GB15308-2006《泡沫灭火剂》附录A(除 A.3.2)的有关规定执行。
 
当灭火时间大于 3min 或抗烧时间小于 10min 时,应判定为产品质量稳定性不能达到要求,监督不通过。
3.7 检验周期
60(天)。

4 A 类泡沫灭火剂产品检验要求
4.1 检验依据
GB27897-2011《A 类泡沫灭火剂》。
4.2 样品数量
样品数量:不少于 50kg。
4.3 型式试验检验项目
GB27897-2011 表 1-表 4 中 pH 值除外的全部检验项目。
4.4 监督检验项目
按年度监督工作文件规定,下述两项检验:①25%析液时间②灭火性能,可选择进行或全部进行。
4.5 变更确认检验项目
变更确认检验是针对设计变更,为确认产品质量是否满足标准要求所进行的检验。
变更确认检验项目,为依据相应标准提出的因变更影响产品性能的项目。
4.6 检验周期
60(天)。
5 水系灭火剂产品检验要求
5.1 检验依据
GB17835-2008《水系灭火剂》。
5.2 样品数量
样品数量:不少于 50kg。
5.3 型式试验检验项目
GB17835-2008 表 1、表 2 中pH 值除外的全部检验项目。
5.4 监督检验项目
至少包括:灭火性能。
5.5 变更确认检验项目
变更确认检验是针对设计变更,为确认产品质量是否满足标准要求所进行的检验。
变更确认检验项目,为依据相应标准提出的因变更影响产品性能的项目。
5.6 检验周期
60(天)。
6 干粉灭火剂产品检验要求
 
6.1 检验依据
GB4066-2017《干粉灭火剂》
6.2 样品数量
样品数量:不少于 30kg。
6.3 型式试验检验项目
GB4066-2017 表 1 中颜色除外的全部检验项目。
6.4 监督检验项目
至少包括:主要组分含量、斥水性、粒度分布。
6.5 变更确认检验项目
变更确认检验是针对设计变更,为确认产品质量是否满足标准要求所进行的检验。
变更确认检验项目,为依据相应标准提出的因变更影响产品性能的项目。
6.6 检验周期
60(天)。
7 超细干粉灭火剂产品检验要求
7.1 检验依据
GA578-2005《超细干粉灭火剂》。
7.2 样品数量
样品数量:至少 50kg.
7.3 型式试验检验项目
BC 超细干粉灭火剂:GA578-2005 表 1 中松密度除外的全部检验项目。
ABC 超细干粉灭火剂:GA578-2005 表 1 中松密度除外的全部检验项目。
7.4 监督检验项目
至少包括:90%粒径。
7.5 变更确认检验项目
变更确认检验是针对设计变更,为确认产品质量是否满足标准要求所进行的检验。
变更确认检验项目,为依据相应标准提出的因变更影响产品性能的项目。
7.6 检验周期
60(天)。
8 二氧化碳灭火剂产品检验要求
8.1 检验依据
GB4396-2005《二氧化碳灭火剂》。
8.2 样品数量
样品数量:不少于 50kg。
8.3 型式试验检验项目
GB4396-2005 表 3 中油含量除外的全部检验项目。
 
8.4 监督检验项目
至少应包括:总硫化物。
8.5 变更确认检验项目
变更确认检验是针对设计变更,为确认产品质量是否满足标准要求所进行的检验。
变更确认检验项目,为依据相应标准提出的因变更影响产品性能的项目。
8.6 检验周期
30(天)。
9 七氟丙烷灭火剂产品检验要求
9.1 检验依据
GB18614-2012《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剂》。
9.2 样品数量
样品数量:不少于 50kg。
9.3 型式试验检验项目
GB18614-2012 表 1 中蒸发残留物除外的全部检验项目。
9.4 监督检验项目
至少应包括:毒性。
9.5 变更确认检验项目
变更确认检验是针对设计变更,为确认产品质量是否满足标准要求所进行的检验。
变更确认检验项目,为依据相应标准提出的因变更影响产品性能的项目。
9.6 检验周期
60(天)。
10 六氟丙烷灭火剂产品检验要求
10.1 检验依据
GB25971-2010《六氟丙烷(HFC236fa)灭火剂》。
10.2 样品数量
样品数量:不少于 50kg。
10.3 型式试验检验项目
GB25971-2010 表 1 中蒸发残留物除外的全部检验项目。
10.4 监督检验项目
至少应包括:毒性。
10.5 变更确认检验项目
变更确认检验是针对设计变更,为确认产品质量是否满足标准要求所进行的检验。
 
变更确认检验项目,为依据相应标准提出的因变更影响产品性能的项目。
10.6 检验周期
50(天)。
 
10 检验报告样式
 

№:检验报告编号
 

(CMA 章)(CAL 章)(CNAS 章)


检验报告

认证委托人:产品型号名称:检验类别:

(检验机构名称)
 
(检验报告封面背面内容)


注意事项:

 

1、报告无“检验专用章”无效。
2、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检验专用章”无效。
3、报告无编制、审核、批准人签字无效。
4、报告涂改无效。
„„

批准: 审核: 编制:
 
(检验报告内容企业信息页)
(检验机构名称)
检验报告
№:(检验报告编号) 共 页第 页
认证委托人 
通信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 
产品照片


(检验机构名称)
 
检验报告
№:(检验报告编号) 共 页第 页
一、 铭牌标志:

二、关键工艺

三、产品特性参数
一致性检查结论:符合/不符合(不符合内容)
 
检验结果汇总表
生产单位: №:(检验报告编号)
产品型号: 共页第页

序号 检验项目 标准要求 检验结果 单项判定
    
   
            (指定实验室名称)
 
附件 6 生产企业质量控制要求


1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应持续满足产品认证的要求。
1.1 职责和资源
1.1.1 职责
工厂应规定与质量活动有关的各类人员的职责及相互关系。
工厂应在组织内指定一名质量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应具有充分的能力胜任本职工作,无论其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a)负责建立满足本标准要求的质量体系,并确保其实施和保持;
b)确保加贴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
c)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认证标志的妥善保管和使用;
d)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的获证产品,不加贴认证标志。
1.1.2 资源
工厂应配备必要的生产设备,其中二氧化碳灭火剂应具备提存、干燥等主要设备,配备必要的检验设备,至少具备相应产品标准中出厂检验项目的能力,以满足稳定生产符合认证标准产品的要求;应配备相应的人力资源,确保从事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人员具备必要的能力;建立并保持适宜产品生产、检验、试验、储存等所需的环境。
1.2 文件和记录
1.2.1 工厂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认证产品质量计划,以及为确保产品质量的相关过程有效运作和控制所需的文件。质量计划应包括产品设计目标、实现过程、检验及有关资源的确定,以及产品获证后对获证产品的变更(标准、工艺、关键件等)、标志的使用管理等规定。
产品设计标准或规范应是质量计划的一个内容,其要求应不低于认证实施规则中规定的标准要求。
1.2.2 工厂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程序,以对本标准要求的文件和资料进行有效控制。这些控制应确保:
a)文件发布和更改前应由授权人批准,以确保其适宜性;
b)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
c)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
1.2.3 工厂应建立并保持质量记录的标识、储存、保管和处理的文件化程序,质量记录应清晰、完整,以作为过程、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证据。质量记录应有适当的保存期限。
1.3 采购和进货检验
1.3.1 供应商的控制
 
工厂应建立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供应商的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的程序,以确保供应商保持生产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满足要求的能力。
工厂应保存对供应商的选择评价和日常管理记录。
1.3.2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
工厂应建立并保持对供应商提供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的程序及定期确认检验的程序,以确保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满足认证所规定的要求。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可由工厂进行,也可由供应商完成。当由供应商检验时,工厂应对供应商提出明确的检验要求。
工厂应保存关键件检验或验证记录、确认检验记录及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明及有关检验数据等。
1.4 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
1.4.1 工厂应对生产的关键工序进行识别,关键工序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能力,如果该工序没有文件规定就不能保证产品质量时,则应制定相应的工艺作业指导书,使生产过程受控。
1.4.2 产品生产过程中如对环境条件有要求,工厂应保证生产环境满足规定的要求。
1.4.3 工厂应对关键过程参数和产品特性进行监控。泡沫灭火剂和水系灭火剂应按工艺严格控制配比、配比各材料顺序,控制搅拌转速、时间、温度等参数;干粉灭火剂应按工艺严格控粉碎粒度分布,混合机转速、混合干燥温度、时间等参数;气体灭火剂应按工艺严格控制提纯、干燥等生产过程。
1.4.4 工厂应建立并保持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的制度。
1.4.5 工厂应在生产的适当阶段对产品进行检验,以确保产品及零部件与认证样品一致。
1.5 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
工厂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以验证产品满足规定的要求。检验程序中应包括检验项目、内容、方法、判定等。工厂应保存检验记录。具体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要求应满足相应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的要求。
生产企业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工作应能确认产品持续符合认证标准要求。
例行检验检验要求,生产企业应根据产品特点和工艺控制能力等情况规定例行检验的有关要求,并经认证机构确认。例行检验应满足对生产过程有效控制的原则,鼓励通过生产过程控制的方法,实现例行检验要求。
确认检验的有关要求,结合产品特点,生产企业自行制订确认检验
 
计划并实施。
1.6 检验和试验设备
用于检验和试验的设备应定期校准和检查,并满足检验试验能力。
检验和试验的设备应有操作规程。检验人员应能按操作规程要求,准确地使用设备。
1.6.1 校准和检定
用于确定所生产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试验设备应按规定的周期进行校准或检定。校准或检定应溯源至国家或国际基准。对自行校准的,应规定校准方法、验收准则和校准周期等。设备的校准状态应能被使用及管理人员方便识别。应保存设备的校准记录。
1.6.2 运行检查
用于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的设备应进行日常操作检查和运行检查。当发现运行检查结果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时,应能追溯至已检验过的产品。必要时,应对这些产品重新进行检验。应规定操作人员在发现设备功能失效时需采取的措施。
运行检查结果及采取的调整等措施应记录。
1.7 不合格品的控制
工厂应建立和保持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内容应包括不合格品的标识方法、隔离和处置及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经返修、返工后的产品应重新检验。对重要部件或组件的返修应作相应的记录。应保存对不合格品的处置记录。
1.8 内部质量审核
工厂应建立和保持文件化的内部质量审核程序,确保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认证产品的一致性,并记录内部审核结果。
对工厂的投诉尤其是对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投诉,应保存记录,并应作为内部质量审核的信息输入。
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应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进行记录。

 ★四川ITSS认证★四川CS认证★四川CCRC认证★四川CMMI认证★四川ISO27001认证★四川军标认证★四川保密认证★四川CCCF认证★四川特种设备许可证★四川LA认证★四川CNAS认证★四川CMA认证★ 四川两化融合认证★

重庆公司地址:重庆市江北区北滨二路538号7-8-4     成都公司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三街218号1-10-8